从巨人飞天到轰然倒地,曾经的全球客载量与机队最大的航空公司——美国航空,最终也不能避免破产的命运。
自“9.11”事件以来,美航是唯一没有申请过破产保护的美国航空公司。但现在,它终于沦为与达美航空、美联航空为伍。
时近2011年底,由于高昂的劳动力成本、油价持续走高及客运量增长乏力的困扰,美国航空公司的母公司AMR集团申请破产保护,意在通过重组减少债务负担、降低成本。数字表明,截至目前,AMR公司上市资产为247.2亿美元,负债为295.5亿美元。
美国航空总裁托马斯·霍顿表示,美国商用航空业近几年度过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日子,但其主要竞争对手也都曾经有过相同的经历,所以他仍对美航的前途抱有信心。
几乎所有的美国航空公司都经过一遍破产保护,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上世纪70年代美国铁路业的接连破产现象,是否将在航空业上演?
作为曾经全球航空业的霸主,美国航空的遭遇不禁让人唏嘘。事实上,经济危机下,欧美发达国家航空业的日子都不好过。
国际航协理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汤彦麟曾在近期表示,如果政府无法解决欧元区的债务危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因素将拖累2012年航空运输业的盈利前景。届时,整个行业将蒙受2008年金融托马斯·霍顿危机以来最巨额的亏损,将超过80亿美元。甚至有预测显示,这将致全球GDP增长放缓0.8%。
在亏损的愁云惨雾中,中国航空市场表现一枝独秀,这从全球大飞机制造商加大布局中国市场的行动中可见一斑。
面对欧美航空市场衰退,波音、空客、霍尼韦尔、GE纷纷加紧与中国合作的步伐,调整市场战略。来自波音航空的预测,至2030年,中国需求5000架新飞机,价值6000亿美元。那时,中国将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航空市场。
而从中国的航空公司近年的发展来看,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以及国泰航空,目前也都是排名全球前15的航空公司。数据显示,2011年的全球航空业预期盈利69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预计33亿美元。从国内目前四大航空公司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四大航前三季盈利合计118.28亿元人民币,约合15.8亿美元,占整个亚太区盈利情况的1/2,而全年的盈利数字还将继续扩大。
一直以来,破产保护常常被美国航空公司看成是起死回生的法宝,破产重组意味着航空公司可以继续扩张网络,提供服务,改善机队并且进一步加强技术投入。如达美航空申请破产保护后收购西北航空,美联航破产保护后收购美国大陆航空。
但是,航空公司并不同于大飞机制造商,可以转移市场,依靠本土市场生存的航空公司,面对美国航空市场的萎缩,未来的发展似乎积重难返。
从美国航空公司接连破产来看,重组后的资产与同质化的服务竞争、高成本的人力与运营支出显示出,航空业绝对是红海中的红海。加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燃油价格的上升,这都成为了美国航空再重新起飞的阻碍。
数据显示,美国航空的年收入达到220亿美元,年旅客运载量为1.06亿人次,但他的直接运营支出高达202亿美元。人力成本与运营成本已经超出了控制。
看来,昔日的航空巨人能否再次崛起,除了其本身的资产与战略调整之外,还要依赖整个美国航空业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