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开设国际板的说法不断,据说国际板的推出是巨大的制度创新,有种种利益,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在全球的影响力云云。在我看来,国际板谈不上是创新,从十年前讨论中国存托凭证C D R时即已有之。除了给沪市、部分券商和外资企业带来好处之外,国际板未见得对中国经济转型有何裨益,其问世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也不具备,匆忙推出未必是明智之举。
第一,推出国际板的动因勉强。对比2007年上半年和2011年上半年。四年过去了,中国的G D P、政府税收、企业盈利、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大多已翻番,但很不幸,A股市场四年来跌幅超过了25%以上。在市场预期非常不明朗的背景下,说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令人费解。直观来看,推出国际板无非是在深圳设立了创业板之后,给上海一个利益平衡,其虽可以获得一些地方政府、外资和部分国际化券商的掌声,但却使中国资本市场格局更为扑朔。
第二,推出国际板的实质,与其说对外开放,不如说筹码白送。当年的对外开放,主要是指“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也就是中国企业利用本土工业基础、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的优势,去开拓和争取国际市场,其对中国经济成长善莫大焉;如今的对外开放,却蜕变成让外国跨国公司长驱直入,不设防地让出国内市场。通俗地说,没有国际板,外资企业在华做生意是要带本钱的,有了国际板,本钱也可以在中国境内筹措了。
第三,跨国公司在国际板挂牌,与其说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不如说自欺欺人。如果有人认为有些企业在中国多卖罐可乐或者洗发水,能加速经济转型、有利于技术创新或者提升了国民福利,那这肯定是黑色荒诞。在我看来,如果推国际板,应该以在华有多年连续经营的中外合资企业为主;应该以有“真功夫”的企业为主,例如波音、空客、GE、西门子等,而不是一些无关主旨无关紧要的外资企业。
第四,创业板对中国投资者而言,与其说是分享跨国公司增长红利,不如说是子虚乌有。相当多的跨国公司早就已在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上市了,如果要到中国A股来上市,必然需要在海外回购股票,然后到中国发行存托凭证C D R。假定某跨国公司在海外回购了10亿美元股票,那么你能相信其在国际板上的融资会少于65亿人民币吗?这些跨国公司未来业绩能否更好增长,恐怕有赖于其多大程度上分享中国增长的红利吧?权衡之下,与其让中国投资者出高价在国际板投资,不如放松资本管制让中国投资者直接走向海外资本市场去弄潮。
第五,创业板的波及效应,与其说能意外地收获诸多好处,不如说可预期地留下一堆麻烦。例如,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说法,似乎有些不知所云。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在岸市场筹措本币,和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关系?除非你强迫这些在华上市企业,在跨境贸易和投资时,承担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的义务,但这样的强制是不可能的。说国际板能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还不如说使上海在竞争人民币金融中心的地位时,相对于香港处于更有利的态势。
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必然归宿,国际板也应当在条件成熟时推出。但我们是否已经周密地考虑了国际板给中国经济转型、资本市场格局和中国投资者带来的收益和冲击?
有极端悲观的看法认为,系统性造假和监管乏力,可能使创业板面临巨大风险甚至崩溃风险。我倒未如此悲观。我的担心是,承受过苛严监管考验的跨国公司在华上市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很可能找不到什么证据、把柄,而只能苍白地进行道义谴责。通俗地说,国际板并非没有风险,那是在轻量级拳击赛场上贸然引入了老江湖的重量级拳手时的尴尬。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