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通货膨胀引人关注,有言中国的通胀将威胁世界者,有言食品及房价飞涨将威胁民生者,有言通胀调控是2011年的重中之重者。但我认为,诸多条件和数据的指向是:2011年全年C P I不太可能超过4%,呈前高后低的趋势,通胀拐点大约会在年中出现,通货膨胀虽值得警惕但无失控风险,过度渲染通胀威胁无甚必要。
支持以上论据的理由如下:
理由之一,中国的通胀在新兴国家中相对温和,不可能威胁全球经济。2010年,新兴国家中,俄罗斯、印度的通胀接近10%,巴西接近6%,中国2010年的通胀大约在3.3%,处于相当温和的水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通胀则不高于2%,仍有通货紧缩阴影。不仅如此,中国政府在应对通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余地也相当大。因此,称中国的通胀将威胁全球经济复苏的说法,大致是无稽之谈。
理由之二,中国政府有相当丰富的应对通胀的经验。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价格闯关,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恶性通胀,30多年来中国政府积累了一定的应对通胀经验。同时,目前货币政策在利率和汇率方面,在各口径货币供应量方面,有相当大的调控余地,中央财力也保证了平衡经济增长和维持通胀稳定之间的把握。因此,政府似乎在应对通胀的成功经验比应对通缩更深厚,更值得信任。
理由之三,目前中国的通胀是结构性的,主要体现为食品和房地产对物价影响较大,其中两者分别能解释物价上涨的80%和12%,余下的类项仅构成通胀不足一成的压力。就食品价格而言,2010年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成本推进型的,随着政府在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领域补贴力度的加强,加之寒冬过去春夏到来,粮食及果蔬价格涨势均已趋稳。就房地产价格而言,2011年保障性住房的集中供应,以及层出不穷的各种调控手段,也使商品房明显涨价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食品价格和房地产价格涨势的趋缓决定了2011年物价失控的可能性不大。
理由之四,中国每一轮的通胀周期有其特点。过去15年,中国通胀的上升期大致为10个月,然后在通胀顶峰逗留约4个月,随后逐步回落。比较这轮通胀,我们认为2010年岁末到2011年5月处于通胀顶峰期,通胀基数效应收缩,新涨价因素不多,因此,如无意外,2011年通胀呈前高后低的格局,上半年通胀平均在4.5%,下半年通胀平均在3%,全年大致在3.8%。这甚至还给政府余留了在下半年深化要素价格体系改革的空间。
理由之五,中国经济增长和宏观调控基调的调整。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渡过了2003-2007年的高景气期,2008-2013年经济增速可能温和降低到9%左右,追求过高增长率的基调已不复存在。目前宏观调控也从“双松”政策,转为“稳健货币+宽松财政”的搭配。在加息周期和信贷增速回落的周期中,通常不太可能有持续高通胀的存在。我们预估2011年经济增速大约在9.5%左右,新增信贷略低于2010年,加息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各有3次,在此背景下,通胀没有可能从温和走向恶性。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2011年通胀约在3.8%,前高后低逐步回落,值得警惕但不可能失控,因此通胀不应成为放缓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借口,更不应被过度渲染。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