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两个收购,把腾讯这家中国网民的公司与全球公司这一概念联系在一起。
4月12日,腾讯公司称,已经与数码天空科技公司(DST)签署认购协议,用大约3亿美元的价格获得DST公司大约10.26%的股份。收购完成后,腾讯将获得派驻观察员进入DST董事会的权利,并占有该公司0.51%的总投票权。
吸引中国网民眼球的是DST背景。这家俄罗斯和东欧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持有包括俄罗斯第一大社交网站、Facebook、Zynga在内的多家互联网公司股份。
另一个收购发生在稍早,腾讯、DST和另一家俄罗斯公司一起进入了美国在线出售ICQ竞标的最后一轮。
因为目前ICQ的主要用户集中在俄罗斯,连同参股DST的消息一起,时下的腾讯似乎对俄罗斯市场情有独钟。于是,主流分析认为,将俄罗斯及东欧市场作为走向海外的突破口,将成为腾讯下一步的主要战略。
这一看法也许过于片面。其实,在国内,腾讯也没有停止过并购行动。
仅仅是在2008年上半年,腾讯就先后参与五家公司的股权收购。最新的公告也表明,腾讯刚刚以1.62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其控股的网游企业——深圳网域剩余40%的股权。此前,腾讯曾与2005、2008年两次收购该企业股份。
其实,或者是为了完善产品线,或者是为了扩大市场,几年来,马化腾一直默默地向外扩张,除收购以外,手法多样。据称,腾讯已经对长期业绩不佳的金山游戏工作室——烈火工作室的员工展开地毯式接触。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也一直是腾讯的关注焦点。可见,收购并不是腾讯的下一步战略,扩张才是腾讯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这种扩张包括收购、挖角、研发、投资等等一切马化腾想得到、可操作的商业行为。国际化策略、收购策略仅仅是腾讯扩张策略的组成部分。
显然,这种扩张不是盲目为了腾讯手里的200亿现金找出路,而是有着自己的商业逻辑。这个逻辑的起点是:腾讯已经从一只小企鹅蜕变成大鳄。
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终,腾讯以接近400亿美元的市值位列全球IT企业市值榜单第17名,更位居谷歌和亚马逊之后,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前三。
很难想象,这种体量的公司可以仅仅依靠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和单一市场长久生存。即便中国网民众多,但在十几年的普及之后,已有的资源已被开发殆尽,可供开发的新资源越来越少。根据互联网学者谢文的判断,相对已有的6亿网民的规模,三年后中国网民的增长规模会大幅减少。那时,依赖用户规模的扩大就可以保持公司良好增长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显然,之前的腾讯正是这样一家公司。尽管兼顾其他业务,但是庞大的用户群始终是腾讯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也正是通过用户群,腾讯的各项产品才得以顺利推广、普及。
既然知道了眼前的路无法继续走先去,腾讯只有另寻出路。可是,竞争的压力不可能给马化腾留出充裕的时间,以完善自己的技术组成与产品组成。于是,当内生不能满足企业的扩张速度,收购会重装登场,而之前未涉及又相对容易涉及的东欧自然成为下手对象。
换言之,此时的腾讯不是不做技术、不做产品、不做销售……只不过,时间不等人,收购可能是此时最有效的扩张手段。
如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此时,四处出击收购、挖角的腾讯恰似一个为了爆发而拼命积蓄力量的战士,饱餐饭后的结果一定是冲上战场,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