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窗
专栏
潜伏的事实和虚弱的数据
文|钟伟
日期:
2010-02-01
浏览次数:
2610
在论及2010年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时,绝大多数研究者是乐观的,境外投资银行一般认为在2%-2.5%左右,国内的预期则在3%-3.5%左右,其中第三季度可能达到当年高点。按照通行的标准,CPI的增幅大于3%时,就可以算为通货膨胀;而当CPI的增幅大于5%时,则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但在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只在一处提及要引导“通货膨胀预期”。
研究者的数据和公众的生活感受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为什么?
研究者对CPI的估测,是基于中国CPI的八大类251子类所覆盖的数千种商品和服务篮子、2009年CPI的特性以及2010年的趋势而得出的。
综合而言,2010年CPI既有确定性,也有不确定性。其中,确定性因素包括:1、2009年CPI基数较低,这使得2010年的物价同比看起来较高;2、食品和市政公共服务在2010年的涨价难免,蔬菜肉类以及水电气等调整幅度不会小;3、上游的能源、有色黑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的涨价可能逐步传递到下游。
不确定性因素包括:1、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2、股市楼市像巨大的海绵,吸收过度发钞,严厉的抑止措施相当于从海绵中挤出货币。3、如果下游产业因产能过剩利润微薄消化通胀能力有限,那么通胀更容易抬头。总体来说,2010年CPI应是温和的,但不确定性的阴影也相当巨大,对此保持警觉就可以了。
显然,公众对CPI的感受不止于此。从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食品价格和市政公共服务价格的调整是惊人的。就食品而言,肉类、蔬菜、食用油的价格和2008年第四季度比较,涨幅普遍在20%以上。就市政公共服务而言,各地政府都在召开供水、供电、供气的听证会,2010年内涨价是定局。如果对生活观察足够细致,我们不难发现,在2009年岁末,大小餐厅的菜单,以及各类商厦的服饰都已数度改变了价签。上述因素几乎占据了CPI权重的一半,因此公众对CPI的直观保守估计至少在约10%以上。
我无意怀疑统计局的动机,它拥有城市、农村和企业三大调查系统,覆盖监测数千种商品和服务,拥有庞大专业的统计调查基础。我更无法怀疑公众对通货膨胀的切身感受,毕竟维持衣食住行等的基本生活成本在明显上升。2010年的CPI比预测高了还是低了一两个百分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直面对的这一现象:通货膨胀长期潜伏在我们身边,而数据看起来却那么虚弱。
回顾过去20年,虽然其中包含了1992-1996年以及2003-2007年这两个强劲的增长周期,但是CPI总体也仅累计上涨了264%,CPI年均仅上升5%。以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看,在1987年为1002元。如果CPI指数为真,那么就意味着1987年用1000元维持每年的基本生活开支,到目前每年仅需约2640元仍能维持。如果2640元不可能维持一个城镇人口一年的基本生活,那么官方的CPI则应该仅仅具有象征意义。事实的真相是,到2008年,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14500元,增长了14倍。
解剖过去20年,我们可以尝试组建可观察的、同质的商品和服务的篮子,来粗略分析潜伏的通货膨胀压力。我们不妨选择大米、生猪、理发、公交等来比较。1987年时,大米、猪肉每公斤的价格,分别在约0.6元和1.6元;成年男性的简单理发每次约1元,公交起价0.1元。到目前,价格几乎都上涨了约10倍,年均涨幅约12%。我的粗略判断是,如果扣除冰箱彩电等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下降和质量提升,中国CPI的持续上涨是相当惊人的。
我倾向于认为,如果按照过去20年平均仅为5%的官方CPI统计体系,那么2010年CPI大致应该处于略高于3%的位置。而如果秉承理性和经验,综合公众衣食住行等实际消费支出价格的变动,那么2010年CPI约在12%-15%。在这一体系中,过去20年中每年的CPI增长约在10%左右。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教授,文本只代表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