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窗
专栏
高端物业好景难久
文|叶檀
日期:
2010-01-01
浏览次数:
1171
培养了一段时间的高端物业快要瓜熟蒂落,好景将会告一段落。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高端住宅过于火爆,处于市场风险期,禁不起政策的轻轻一推。
北京2009年高端住宅成交大幅回升,特别是单价3万元以上的住宅,7—9月累计成交1261套,占全市总成交套数的比重达到4%,而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占比仅为1.1%和1.3%。另据媒体报道,在前段时间浙江省房交会上,投资保值的客户比重已占50%。
投资性住房占比高达50%,高端住宅成为房地产主流,这是楼市进入景气周期后期的明显标志。不必说中国房地产情况特殊,要知道,从1998年以来的大上升周期中,历次小震荡,都是以投资性购房占比40%以上作为主要标志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物业税。房地产市场的财富分配十分畸形,政府不注意才怪。专注高端住宅开发的代表星河湾,15年来开发项目仅有4个,但今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却已突破100亿元,其他侧重于高端住宅的地产商大同小异。要改变财富分配,对政府来说,最简单、最能获得民意支持的办法就是提高税率,或者针对高端物业加税。市场已有降温先兆。作为此次全球货币推动型的高房价风向标,香港近期一二手楼盘成交开始下降。如果香港地产持续降温数月,说明全球货币刺激政策开始影响香港,而最近银行收紧豪宅按揭,多少影响了“豪宅客”们的交投情绪。香港政府经济顾问还发出警告,2010年按揭利率一旦增加3个百分点,回复至2006年的水平,供楼支出会急增三成以上。
说到底,房地产投资市场取决于货币供应量,香港的降温说明投资者预期全球退市计划可能在今年推出,此时购买豪宅是为他人买单。香港受到境内外两股热钱夹攻,投资市场极为敏感,香港热钱去年7、8月间达到创纪录的高位,豪宅市场随后创出标志性的天价。一旦今年政府货币供应量明朗,开始下行,投资性购房者也将追逐货币的角度逐步退出市场。
对内地而言,对高端房地产市场具有杀伤力的武器是物业税。物业税就像那个古老的狼来了的故事。说了多年,到现在只听雷声,不见下雨,所以大家该炒房炒房,该建房建房。被人忽视的是,正因为物业税杀伤力极强,多方力量激烈博弈,才导致物业税空传数年、一拖再拖。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去年11月在香港表示,因投机太多,政府应针对豪宅物业征收物业税,来调节市场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市场预期深圳将在今年起试征物业税,樊纲称他不知道何时会正式实施或税率会是多少,但估计税率在初期并不高,而在深圳试行之后预料上海和北京也会陆续试行。
2006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国家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模拟评税的试点工作,为物业税的开征积累经验。实行空转的城市大多表示条件具备,随时可以征收。2009年8月,深圳将物业税写入《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三年(2009—2011年)实施方案工作安排表》中,可见万事俱备,只差东风。从樊纲的发言来看,物业税会从豪宅开始征收。
物业税是对于豪宅市场的致命一击。物业税开征,豪宅必跌。因为政府会根据每年的评估价在持有环节按年征收,政府直接进入收益环节获取现在由购房者的部分红利。并且,虽然在试点阶段可能在1%左右浮动,但这把剑的锋利之处在于,它是每年根据市场价格评估,税率每年调整公布,计征税额大小取决于持有物业的当年估价和公布税率的乘积,一年一收,也就是说,政府每年都会根据市场价格取走物业增值部分的红利,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就是一年一落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剑悬头顶,再疯狂的投资者也不得不犹豫再三。收益成为税收,谁还愿意千辛万苦投资高档住宅呢?(作者系知名财经博客作者,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