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季度经济稳定以后热钱继续流入,就可能引起信贷过量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加剧通胀压力。
二季度,中国经济强劲反弹,同比增长7.9%,成为衰退的全球经济中,少有的亮点。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市场已基本稳定,热钱开始再度流出,俄罗斯、中国香港地区都面临资金流入压力,而中国实体经济的复苏,更成为热钱输出的主要目标。于是,市场上对热钱流入投机的担心再次浮现。
仔细分析现状就会发现,尽管热钱已经开始流入中国,并对信贷和资本市场产生了一定冲击,但其影响有限,不会触发金融危机,因此不宜夸大其影响。
其实,热钱流入中国后,将会兑换为人民币并流入资产市场,这对促进货币信贷扩张、资产价格反弹和反通缩有正面作用。二季度中国M1供应量增加1.66万亿,其中热钱流入引起增加约占14%。
与2006-2007年热钱流入不同,本次热钱流入与升值预期关系不大。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升值已基本停止,而2009年上半年出口同比下降21.8%,在出口形势仍然恶劣的环境下,中国政府让人民币重新开始升值的可能性很小,预计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
设身处地从出口企业角度考虑,如果政府加强对资金流入的限制,将会不可避免地对出口企业运营产生更多不利影响,例如收款期延长,影响资金周转率等。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生存需求,政府很可能采取容忍态度。如果热钱流入规模不大,政府会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对冲过剩流动性而不是加强限制。一旦热钱流入规模扩大,政府才会加大控制力度,保障金融安全。
因此,在这种政府的随时监控之下,预计下半年热钱会持续流入,但规模不会太大。
根据中国的金融管理体制,外资对中国金融投资只能通过QFII方式,中资对海外金融投资只能QDII方式,都需要经过严格审批。到目前为止,QFII和QDII投资额度都不到500亿美元,实际数目会更少。虽然二季度热钱流入规模较大,但如果考虑到2008年9月后一度出现资本外逃,目前中国国内热钱存量水平与2008年初较为接近。结合欧元升值引起中国国际投资收益等因素,2009年上半年流入中国的热钱约为300亿—400亿美元。
所以,到目前为止,热钱的影响尚不明显,未来如何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三季度经济稳定以后热钱继续流入,就可能引起信贷过量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加剧通胀压力。中国上半年新增信贷达7.37万亿元,下半年央行可能需要收缩信贷规模避免资产泡沫和通胀。如果热钱继续流入,将削弱收缩调控政策的影响,再现2006-2007年调控不力、通胀恶化的局面。
尽管中国政府正逐步开放资本账户,鼓励居民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合理利用外汇,但在目前强有力的金融管理体制下,中国出现热钱快速大量进出、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式危机的可能性很小。中国政府仍然对资本项目保持强有力的控制,大额资金流入流出都需要审批。
目前的制度框架下,政府对资金流入流出管理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必要时可以通过加强控制的办法限制资金流动。
尽管理论如此,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监管成本过高,管制并未完全生效,例如香港-深圳之间就存在发达的地下钱庄提供资金跨境转移服务。对付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形势严峻时,政府会加强执法力度,打击这些灰色交易。到那时,将是又一轮的收紧。
(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宏观组首席研究员,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