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窗
专栏
买人才重于买资源
文|齐忠恒
日期:
2009-04-01
浏览次数:
684
在农历新年后,中国资本开始向全世界展示它的巨大力量。
先是中国铝业宣布向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力拓注资195亿美元,接着国家开发银行向巴西Petrobras石油公司提供100亿美元贷款,五矿集团计划出资17亿美元收购世界第二大锌矿开采商OZ公司……
3月16日,又一起资本扩张行为上演:中国投行巨头中信证券正与美国投资银行Evercore Partners联手创建一家合资公司,该公司将在太平洋两岸从事直接投资业务,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并计划由新公司发起一只5亿美元的投资基金。
相比之前那些出资惊人的大项目,中信证券正在操作的项目确实算不得什么。但是,投资规模并不是衡量一切的万能标准。如果数年之后回首,投资者很可能发现,中信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做了一笔好生意,因为在这次交易中,他们得到的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一次具代表性的任命是,中信邀请贝尔斯登前任副董事长唐伟担任合资公司的中方负责人。
即使相比中国紧缺的资源,人才的重要性也不遑多让。不妨打个比方,中东、非洲出产的石油数量惊人,并且向全世界绝大多数工业体提供能源,但是石油的定价权却掌握在欧美资本玩家之手。让欧佩克感到非常尴尬的是,在油价高涨的2008年,欧佩克增产对油价走势影响甚微;同样,在2009年,欧佩克的持续减产也难以挽救持续低迷的油价走势。
打开国际大投行的财务报表,很容易发现人才的重要性,因为薪水和奖金一直都是大行最重要的开支。即使在金融机构捉襟见肘的2009年初,国际大投行对于MBA还是最有吸引力,道理很简单,那里的收入高。
现在是招揽人才的最佳时机,由于金融行业的不景气,以及国际大投行的主动裁员,招募人才的成本大大下降。“我现在已经不去幻想多高的收入了,我更希望能够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一位雷曼破产后转而加盟巴克莱的年轻哈佛毕业生在邮件中这样告诉笔者。在牛市时,从投行挖人,往往和天价联系在一起。而现在,正是上天赐给中信证券的好机会。
或许有人会质疑,不是已经有不少人从华尔街到中国就职了吗?
诚然,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巨头裁员浪潮的掀起,不少原本效力于国际金融巨头的员工被迫离开了英美等发达国家,加盟到了亚太和中东等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企业。据笔者了解,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和华夏基金都吸纳了部分曾经效力于国际大投行的高端人才,此外央行和证监会也都先后赴美招聘,希望能够网罗行业精英。
但是严格来说,选择来到中国淘金的投行人士中,绝大多数还是中国人,其中能够在国际大投行拥有话语权的资深人士更是少之又少。美国人并非安土重迁之辈,但是一些客观障碍让他们无法到中国来任职。
2008年9月16日,在雷曼宣布接受破产保护的次日,笔者走访了雷曼兄弟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办公室,试图了解雷曼员工的未来出路。当被问及是否有意向前往中国发展时,Edward Morse,这位准确预言了2008年油价走势的前雷曼兄弟首席能源分析师说道:“投资银行的各项业务都将受到法律和会计准则的限制。中国企业来美国发展可能步履蹒跚,我们到中国去工作也同样会水土不服。”但是,他很快又说道,“如果有中国企业在这个时候来美国扩张业务,我相信不少离职的同事会把它(中国公司)当作一个不错的去处。”
让欧美人士产生家园感,是文化融合的完美前奏,更是中国企业完成国际化扩张的最重要环节。日本没有完全融入欧美文化而铩羽而归的例子证明:人才引进和文化融合才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财经媒体人,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