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目前我们还不会裁员。”在金融街盈泰大厦的办公室里,一家国内中型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说:“而且由于我们要丰富产品线,最近还要开展一定规模的招聘。”
这句话听来有些不可思议——在市场上风传证券市场大举裁员的同时,基金公司居然要大举招聘?但事实胜于雄辩。就在最近,笔者走访了几家基金公司,都听到了类似的声音。
因为这些基金公司最近都在发售债券型基金,因此各家基金都在招募债券方面的分析师和相关的研究交易人员。
基金公司能够如此密集地推出新产品,还是要感谢政策的恩赐。在2007年那个疯狂的市场里,证监会为了解决股票市场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在2007年底启动了债券绿色通道。按照证监会的逻辑,股票市场价格上涨过快,罪魁祸首就是流动性,而债券基金能够分流股票市场中的资金。
“凡是当时还没有设立债券产品的基金公司都可以申报,而且很快就拿到了批文。” 在解释了当时开辟债券基金绿色通道的逻辑之后,该基金经理连声感慨。“现在想,这一年来的变化简直不可思议。”确实,现在的股市已经不需要分流资金了,而且政策还要鼓励资金入市。但是原先的政策还在执行,因此债券市场的交易量很可能由于债券基金的入市而进一步提高。
其实2008年的债券市场的人气之高已经超出了投资者年初的预料,尤其是在股票市场一片哀鸿的映衬下。
从发行市场上来看,在9月16日以后,证监会发审委就停止了审批新项目,近期发行的新项目绝大多数都是以资产认购新股,不涉及资金募集的非公开发行。而且从数量上看,也是寥寥无几。
从交易市场上看,债券市场更是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谁还敢买股票啊。”基金公司一只混合型基金的基金助理说道,“股市都跌70%了,债券起码还能保证正收益。”
债券被市场寄托了巨大的希望。市场参与者希望债券市场能够在股市和楼市大幅下跌的环境下,为投资者找到一个避风港。尤其是11月 10日,当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投入4万亿元资金拉动中国经济后,市场更是充斥着对于债券牛市的向往。明年也许可以看到全国上下同时大发债券的盛况。
一切真的都这么美妙,在送走了股票大牛市之后,我们就能马上迎来债券大牛市吗?情况未必如想象中美好。
债务资产从来不可能是没有风险的。事实上,投资者能够对债券充满信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至今为止中国尚未出现债券违约的情况。这一点让许多投资者对债券这只破坏力异常巨大的庞然大物放松了警惕。
在大洋彼岸,摧毁了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在欧美大陆上尽情肆虐的金融危机,其最初的起源实际上是次级房贷市场的违约。正本清源,债券市场——而非股票市场——才是此次灾难的罪魁祸首。
而且,中国法规对于发行债券的门槛要求并不高,也容易积聚债券市场的风险。根据《证券法》和《债券发行管理规定》,企业只要三年的平均利润能够支付一年利率,同时资产负债率和所发行债券总量占净资产比例分别不超过70%和40%,就可以获得债券发行资格。
那么为什么目前债券市场还没有出现问题。其真实原因有两点:首先,过去几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良好,企业盈利水平高,还贷能力自然较强;其次,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很小,美国债券市场规模是股市的60倍,而中国债券市场还是个新兴市场。
目前,基金已经认识到了债券可能隐藏的风险。在笔者走访的过程中,各家基金对于债券的安全性都已经有了一些警惕。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在申购分离交易可转债时,将重点考虑有担保的转债。根据法规,分离交易可转债不需要担保方。而现在,在基金看来,如果没有担保和银行信用增级的债券,都可能是危险的。
(作者系财经媒体人,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