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2月28日,党中央、国务院任命我为华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我来华润的时候56岁,记得当时中央领导跟我谈话,要求我们把华润办成香港最成功的中资企业,也要在内部机制改革上闯出一条新路,为国企改革提供经验。
一转眼7年多了,8月份我就满64岁了。今年又适逢华润成立70周年,70年来,几代华润人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使命,用智慧和汗水奠定了今日华润坚实的基业,我本人能够成为华润70年发展历程的参与者,感到十分的光荣和自豪。
作为董事长,我也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一是与大家一起努力营造一个公正、透明、舒心的竞争环境。这样的环境不能是“小人常戚戚”,而应该是“君子坦荡荡”。二是全力培育企业文化,提高组织学习的水平,打造学习型的企业。三是尽可能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好的领导人,能把下属的优点充分调动起来;不好的领导人,却使下属的缺点充分发挥出来”。在团队建设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我始终坚持“与人为善,讲在当面”,也就是“好心、坦率、直接、简单”。我希望我们各级经理人,特别是一把手,一定要包容各种不同特点的人,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从事我们这样一个艰巨而宏伟的事业,不调动千军万马,行吗?
在2003年党的先进性教育动员会上,我代表党委提出“做实,做强,做大,做持久”的经营理念。具体的内容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要走正路,发展要注意规避风险。我们明确指出:“没有发展(增长)的战略不是好战略;没有发展(增长)能力的团队不是好团队;没有发展(增长)业绩的一把手不是称职的领导人”。华润秉承国企改革的使命,讲求诚信为本,追求业绩第一,注重团队建设,倡导创新求变,坚持倡导和开展“行动学习”以及形式多样的培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一手抓资本运作,一手抓企业经营管理,努力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经理人年会、高层培训、战略务虚会等方式,共同探索企业发展难点,解决经营中的难题。经过共同努力,我们提前完成了第一个再造华润的战略目标。在致力于发展壮大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公民责任,对教育、扶贫等慈善公益事业捐赠超过亿元……
当然,我也有不少遗憾,很多事情还没做或没做好。例如,集团组织架构、业绩考核的标准、薪酬体系、6S管理、团队建设等,都没有更加深入、细致和完善,没有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我们提出的一些正确的理念和好的做法,有的还停留在标签和口号层面,有的做了一半,有的连一半都不到。这都需要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完善,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这次中央决定,宋林接替我出任华润集团董事长,我感到很欣慰。宋林是华润一手培养成长起来的优秀大学生,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都不错,在华润工作20多年,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激情,对国企改革抱有坚定的信念和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他这几年在推动华润企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我相信,他会做得比我更好。
现在,第二次“再造一个新华润”的征程已经开始,这个目标有三个内涵:
一是规模要更大。以2005年集团各项经济指标为基础,在6至8年内再造一个“新华润”。这就意味着华润集团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将分别超过2704亿、1506亿、206亿港币。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二是必须创造卓越的管理经验、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
三是市场认可的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去年集团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至少要培养60个集团层面的优秀带头人,600个各级优秀经理人,600个优秀专业人才。
这个任务我没可能与大家一起完成了,但我希望大家能够像支持我一样,继续支持以宋林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工作,希望我们的各级经理人要有大目标、大视野、大胸怀,在新的起点上,在新的征途中,实现更大的跨越。
(作者系华润集团原董事长,本文根据其告别演说整理,文字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