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楚丘是鲁国掌管占卜的大夫。
在鲁国那样一个礼仪之邦,楚丘的使命就是占卜释卜,专业之外,没有别的言行,几乎“没世而名不称焉”,死了都没人知道。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楚丘的父亲也是一位卜官,但名字就被人忘记了,以至于历史学家在涉及到他父亲时,只能称为“卜楚丘之父”。
在楚丘生活的时代,鲁国公室、贵族们只是在有事时请卜官们发表一下专业意见,或占卜,或占筮。同时,鲁国公门衰落,大权为季孙、孟孙、叔孙氏分享,仍是出身高于一切,国家是贵族们的游戏,没有楚丘出位言行的机会。
公元前609年(鲁文公十八年)春天,齐懿公发布对鲁国作战的命令,但他得了病,医生诊断说,齐君不到秋天就会死。鲁文公为避免战祸,希望齐懿公不到出兵之日就死掉,于是想通过占卜预测齐懿公的死期,而直接占卜的大夫正是楚丘。尽管事前执政大臣惠伯故意走风,但楚丘仍照直宣布占卜的结果:齐国国君的确会在出兵之日前就死掉,但他并不是由于生病死的;另外,鲁国国君听不到齐懿公的死讯了,而且占卜前故意走风的人也定有灾祸。
楚丘的占卜预言很快实现,这一年的二月二十三日,鲁文公去世。五月,齐懿公被两个臣子杀死。鲁文公死后,东门襄仲要立宣公,惠伯不同意,他要立文公嫡子。东门襄仲就杀了文公嫡子而立庶即宣公,并诈以君命召惠伯而杀之。
这样一个及时的预言显得匪夷所思,超出了今人的想象。如果说,卜楚丘之父的占卜预言,可以说成鲁国人对季友的爱戴,而要给他添上神秘色彩来附会,那么齐鲁两国国君和鲁国大臣之死的命运,附会成卜楚丘的预言似乎没有任何必要。无论如何,《左传》的作者是把他的预言当做先知的话郑重地写进了史书。
卜楚丘的先知之见尚不止此。鲁国的叔孙氏是另一大家族,它的家长庄叔是鲁国的卿,地位很高。叔孙庄叔要生孩子的时候,也占筮,得到“明夷”变成“谦”的卦象。他把卦象给卜楚丘看。楚丘做了一个更为惊人的预言,他说这个孩子将会出奔到外面去,而又能回家来为庄叔祭祀,做叔孙家的继承人。但他领了一个叫牛的坏人回来,这个孩子的结局不好,他最终以饥饿而死。
楚丘的预言后来完全应验了。庄叔的这个孩子,后来以穆叔、叔孙豹、叔孙穆子等名名载史册。庄叔死后,他的大儿子宣伯成为叔孙家的继承人,但宣伯的副卿做得太起劲,他企图铲除季孙、孟孙两大势力。在乱局中,叔孙豹出奔到齐国避居,中途跟庚宗地方的一个女子同宿,后生子,名牛。公元前575年(鲁成公十六年),宣伯乱局平定,叔孙豹被召回做了叔孙氏的继承人。
而且,叔孙豹的晚年很凄凉。由于他太喜欢那个出身低贱的儿子竖牛,并把家政委托给牛,得以让牛趁虚而入,离间叔孙豹跟正室所生的两个儿子,最终孟丙被杀死,仲壬则逃走,而叔孙豹最后三天被竖牛活活饿死。
《易经》的爱好者们试图寻找其中的合理性,却忘记了在现代人的思维(更多地属于理性)和古人的思维(更多地属于巫性,更准确地说属于混沌)之间有着根本的断裂。也许,对我们至今不知道的历史空间,我们不应该怀着僭妄之心而企图用理性填充它,我们可以给想象留下余地。
(作者系《非常道》作者,知名学者,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