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2日开始,农业股开始进入了暴跌的轮回,上一轮的涨幅构成了新一轮暴跌的势能。现在投资者应该更感到困惑,究竟应该如何估值农业股呢?从国际经验来看,如果盲目投资农业股,其结果必定是惨不忍睹。
来看一下投资者追捧农产品的逻辑。农业板块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预期全球尤其是中国粮食价格将持续上涨,带动农业生产景气程度的提升。根据联合国人口计划署提供的数据,发展中国家居民对于蛋白质的需求有了很大增加,其中中国居民的蛋白质需求在2008年将上涨28%,高于全球水平。
其次,政府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因此,对农产品投资不仅能够抵御通货膨胀,也能分享粮食价格上涨的收益。
但是在农业股狂涨的背后,却代表着估值上的风险。
其实,早在农产品价格飙升之前,中国从2001年开始就进入了长期的商品牛市,因此投资者形成的经验性认识,就是投资农产品能够获得当年如同投资金属和能源那样的收益。
生产金属和石油的企业在涨价过程中投入成本基本不变,或者变动非常有限,涨价带来收入增加则基本能够转化为新增利润。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于农产品企业来说则是完全不同的逻辑。
首先农产品涨价的受益主体不同,由于农业进入壁垒低,生产格局基本呈高度分散状态,无论在世界上的哪个国家,农业单个经营单位占全国总生产量的比重都很低,即使是上市公司对于行业的主导力也非常低。而主要的金属矿产、石油、煤炭等资源都是被几家主要的企业掌控,因此商品涨价给相关企业以及它们的投资者带来丰厚利润显而易见。
因此,即使整个行业生产的利润能够明显提升,但各个生产经营单位获得的收益将十分有限。即使国内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单个农业企业最终能够分享到的收益将十分有限。这与处于寡头垄断的资源企业相比,两者在行业景气程度上升时候的效益变化有极其明显的差距。
其次,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农产品涨价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相对低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产品涨价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涨价带来的收益部分或全部被成本上升所抵消。国际经验显示,在粮食和其他农产品涨价的当年或者第二年,农药、化肥等农资以及人工成本都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并很快拉低了生产者的盈利水平。
再次,炒作农产品和资源品商品牛市的资金也有所不同。在商品交易所的影响下,对于商品的需求可以被分为消费性需求与投资性需求。在大宗商品价格起伏之间,投资性需求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农产品虽然也有投资性需求,但其生产周期一般只有一年,存储期一般也只有一年,这就意味着农产品不适合投资性需求的长期存储。也就是说,消费性需求才是成为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核心决定因素,这与资源品的投资属性有着明显的不同。
因此,仅从短期投资角度来看,期货市场或许是更好的投资场所,而并非是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企业。
正如上面提到的,农产品涨价在短时间内就会推高其生产成本。根据这个逻辑,农产品商品牛市伴随的将是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升。因此,为农产品生产提供配套服务的生产资料提供商才是农产品商品牛市的最大受益者。
而且,农业服务业主要包括动植物保健、种业、兽药、疫苗、化肥、农药等。而且和农产品生产者的低技术性相比,这些行业的商业化程度一般都很高,能够拥有高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因此它们才是成为农产品投资的首选。
(作者系财经媒体人,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