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窗
专栏
范蠡 第一反派
文|魏纪侯
日期:
2008-03-10
浏览次数:
1337
信不信由你,范蠡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玩家。
帮主公富国强兵,复仇雪耻,这一点诸葛亮没有做到;功成名就,挂冠而去,这一点韩信没有做到;辗转来到齐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几年间,就积累数千万家产,这一点他的老师计然没有做到;当了三年齐相,又归还相印,再次离开政坛,这一点“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没有做到;换了一个地方,又成巨富,这一点号称“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没有做到;最后,把一生财物散尽,财富归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这一点连李嘉诚也没有做到。
他入世,两次拜相,达到儒家向往的最高峰;他出世,两弃相位,两散家财,风流潇洒超过道家人物。但这样一个大人物竟然“史无传,书绝版,地无物”,《史记》中只被当作“附件”提起过几回,他的论著最终失传,地上没有陵墓和碑刻。原因如下:
一不愚忠。说走就走,不让走就偷着跑,怎么都拦不住。帝王是不会检讨自己值不值得像范蠡一样的人愚忠的,反正忠到愚的程度才是好臣子,范蠡不钻这个圈套,没有谁让他爱到深处不后悔,他对勾践不忠,对齐王也不忠,一贯不忠,呸!
二不清贫。士、农、工、商,商为末,宋朝商人穿鞋必须一黑一白。范蠡不做宰辅,偏入末流,自甘堕落,失败也罢,偏还能几次暴富,三迁皆有荣名,狡猾可恶,呸呸!
三不检点。泡什么人不好,偏偏是西施,生活作风大成问题,谁不知道西施是谁,此女不顾廉耻,大施美人计,夫差就毁在她手里,不祥之人,范蠡竟然堕落到和她白头偕老的境地,呸呸呸!
集三“呸”于一身,范蠡成了传统社会的反面人物,自古以来恐怕要排名第一。帝王号称天子,范蠡的所作所为,却凸显了他们的渺小,臣子个个都学范蠡,做皇帝真的就没什么意思了。
然而,和历代官方故意忽略的态度相反,草民们则奉之为财神,称为陶朱公。细究之,范蠡之神,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用五行推断谷物收成的好坏。范蠡发现岁在水是坏年,岁在木是好年,岁在金是丰收年,岁在火是旱年,岁在土是平年,每六年有一次丰年、一次平年,每隔十二年出现一次大饥荒。农业社会,谷物是第一商品,谷物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它各类商品的一系列波动,就价格论价格,范蠡不为,而是从天时变化来分析,神鬼莫测,这叫英明。
其二,水则资车,旱则资舟。在水灾时做车的生意,在旱灾时做船的生意。水灾时,大家都在卖船,利润摊薄,水灾一过,车就稀缺,价格必然上涨,这时将水灾之年准备的车辆抛出,就能占领市场。天旱时准备船只也是一样的道理,两者都属于逆势而为,出乎人的意料,这叫高明。
其三,贵出如粪土,贱出如金玉。商品价格极贵之时,必然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产品的生产,产品一多,价格就下跌;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便宜,愿意生产的人少,供不应求,于是价格上涨。因此,在某一商品价格高涨时,应像粪土一样毫不吝惜地抛出,价格马上就要跌;当一种商品价格极为低贱时,要立即如金玉般地收进,价格马上就要涨。买来卖去,见缝插针,资金如流水周转不息,财富则滚滚而来,这叫精明。
凭借这“三明主义”,范蠡聚财如神。总之,范蠡形象太高大了,又触犯了帝王的禁忌,于是屡屡遭遇空中管制。但既是神,帝王是管不了的。他来往于天地之间,穿越时空之限,寄迹于万物,心有灵犀一点通,又何须借助史书、著作、陵墓来彰显什么呢?死后的范蠡并不孤独,后人为他翻案,实乃多此一举。(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