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窗
专栏
他们的年终奖
文|齐忠恒
日期:
2008-01-01
浏览次数:
984
圣诞节又快到了,这原本应该是个大家都翘首以待的日子。对于金融精英来说,这个日子就意味着,发年终奖的日子又要来了。不少华尔街之外的人都在猜测,2007年那些大亨们究竟能赚多少钱?因为对于投行精英来说,年终奖占其总收入的比例,通常都高于工资。
但是2007年的圣诞节和往年有所不同,谈到年终奖,即使是那些呼风唤雨的天才也有些惴惴不安。毕竟次级贷危机到现在仍在继续扩大之中,在这种情形下迎接新年,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近期,全球知名人力资源公司阿姆斯特朗国际(Armstrong International)出版了一份全面的奖金调查报告。报告中称,纽约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金融机构,在2007年决定采用不同于往年的形式发放年终奖。
通常情况下,银行家们约30%的年终奖以股票的方式支付,剩余70%为现金。
然而,今天的组成可能会反过来,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那些顶级银行家们,在2007年底所获的奖金中,股票的比例将可能达到70%。
早在11月,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瑞士银行(UBS)就率先宣布,2007年给重要员工发放的年终奖,将采用更大比例的股票,而现金的发放总量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阿姆斯特朗国际公司合伙人马太·奥斯伯恩(Matthew Osborne)表示:“以经过一段时期生效的股票和期权方式向员工支付奖金,不会影响银行的资金运用效率。”这样,原来由机构承担的压力,就部分转移到了员工身上。
瑞士银行也是在重压之下才作出这个决定,之前该银行就已经公开表示,因为受到债券市场影响,它出现了近5年来首次季度亏损。
此举将令许多银行家感到非常失望,因为2007年许多投资银行的股价已跌逾30%,而且还有继续下跌的风险。对他们来说,这可能也是最糟糕的发放年终奖的方式。
当然,有着深厚根基的瑞银还不是最大的输家。由于2007年金融市场严重的动荡,那些专门从事现金债务抵押债券(CDO)业务的结构性信贷银行家遭受的打击将最为沉重。
奥斯伯恩表示:“这些员工的奖金顶多只有一半,还有可能得不到奖金或被解雇。”
尽管危机笼罩着整个行业,但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行,高盛还是可以笑傲群雄。直到2007年第三季度报表发布时,高盛的业绩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由于成功的对冲策略抵消了按揭相关证券的损失,高盛挺过了这场信贷危机,境况远远好于一些竞争对手。于是股东们决定,应该奖励一下这些带领高盛渡过危机的精英。
他们的年终奖,在局外人看来可都是天文数字,2006年高盛公司除总裁之外的11名高管共获得了总额达1.5亿美元的年终奖。其中董事长兼总裁劳埃德·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的年终奖甚至超过了5000万美元。
而就在2007年12月12日,高盛集团确定了当年的奖金安排,其中布兰克费恩的年终奖再创新高,达到约7000万美元。想想美林和花旗已经下岗的CEO,布兰克费恩绝对有理由骄傲。
当然,业内人士不可能把高盛这家百年老店的成功,归结于一两个英雄人物。提到高盛在2007年的出色表现,不少分析师提到了高盛成功的风险管理。
不妨将高盛与其他任何一家大型银行做一下对比。直到上世纪末,高盛还一直奉行着合伙人制度,这是至今为止,人们发明的最好的风险控制机制之一。合伙制要求对共同利益进行高度的互相监督。尽管高盛已成为上市公司,但这种文化仍然得以保持。
而在那些大型银行,风险管理常常沦为纯粹的规范化行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走过场。在这样一种文化中,交易员总会找到绕开规定的办法。
在好的年景,交易员们回避了原本就非常麻烦的风险控制,既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当然会提高资本的回报率。但可悲的是,由于已经丧失了对于风险的预警,在回报率不断增长之后,总是伴随着惨重的损失。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