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官员最近称,中国的能源自给率高达94%,中国人均年消耗石油不过0.18吨,比美国的人均一吨,日本的人均半吨要低得多,因此“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立足国内,世界完全不必要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反应过度”。这样的妙论突然让我想起韩乔生的一句语录:迅雷不及掩耳盗铃。
三句话可以概括中国能源自给率高达94%立论之妙,第一句是,中国是正在崛起中的大国,我们暂且不讨论任何可能的其他崛起方式,探询任何一个国人关于“崛起”的梦想,那么从历史的维度则是媲美汉唐之大风,从全球的视野则要比肩欧美之地位,这也许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崛起”的蕴意。第二句是,国际能源供求格局能在支撑了欧美日之后,再支撑迅速崛起的中国吗?第三句是,94%想要表达怎样的国家利益诉求?丝毫不提及中国七成能源依赖煤炭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不提及国际社会加速对中国提供煤炭加工、清洁和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转让的重要性,甚至不提及中国已经尽了最大的自我克制不去触动脆弱的国际市场。因此94%这个数字,妙在言之凿凿却又不知所云。
在我看来,中国要想跻身一流大国的行列,必须具备完整清晰的能源战略。就最简略的石油战略而言,应该包括油气资源的获得、储运和加工三大战略。
就油气资源的获得战略而言,国内原油生产几乎接近全力,最多年产2亿吨,而多种研究的结果均认为,中国在2010和2020年原油需求分别为3.2亿吨和4.1亿吨,其缺口势必要通过进口获得。目前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地区及份额大致为:中东地区60%,非洲地区20%,亚太地区14%,欧洲及中亚地区6%。目前美欧是传统的石油需求地区,而亚太地区则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区域,中国在追求稳定而多样化的外部油气供给时,仍然是对手遍地、荆棘丛生。
就油气资源的储运战略而言,如果说上沙漠下海洋到哪里弄油已是历尽艰辛,那么中国石油运输的命脉则可说是险象环生。目前中国80%的原油进口走马六甲海峡,大国的染指、海盗的猖獗以及中国海军的能力,都使得中国已经陷入“马六甲困局”。突破这种困局的尝试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命运多舛的中俄输油管线方案,包括中国和独联体国家之间能源通道的构想,包括从卡拉奇到新疆的中巴运输管线构想,包括从孟加拉国吉大港到中国西藏的中孟运输管线设想,包括泰国方面提出的利用克拉地峡修建运河或者管线的构想,但是各种构想,要么涉及的利益方错综复杂,要么构想中的管线险峻漫长,难成大器。
那么为什么不重温历史?当60年前中国海上运输线因日寇的猖獗而陷入瘫痪时,中缅之间的“史迪威公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抗战物资补给的命脉。当我们再度把目光投向缅甸这个国土狭长却拥有宽阔的印度洋海岸线的国度时,我们不难发现诸多有趣的事情。一是中缅之间在1960年就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两国之间有波胞情谊而无化解不开的纷争;二是缅甸32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不少深水良港,具备建成适合大型油轮停泊的深水港环境;三是中缅之间有足够宽阔的2200公里边境线,哪怕从仰光、实兑等港口铺设通往中国云南的输油管线、铁路,甚至捎带再建公路,运距也不过七八百公里,所费资金不多,但却是中缅双赢的重大战略;四是和其他种种设想中的输油管线方案相比,中缅合作不涉及过于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如果中缅输油管线能建成,那么中国东临太平洋重重岛链时的紧张就可以缓解,马六甲困局不复存在。
当年陈云曾经说,中国需要一些带着瓜皮帽,背着手踱方步考虑问题的闲人,他的意思大约是指中国需要超然于利益纷争之外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因此与其用94%安慰自己兼安慰他人,不如用史迪威公路的历史警示现实兼警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