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外企们生意做得风光红火,品牌知名度在国内也节节攀升,应该都赚翻了吧?
怪就怪在这,被揭开冰山一角的事实是:在华外企有60%以上都是亏损,年亏损总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原来,这么多外企是不“盈利”的。难道他们在赔本赚吆喝么?
让人费解的是,这些外企大都置多年亏损而不顾,在亏损之后竟又接连追加投资。到底他们是疯了,还是不正常?
好了,谜底早就被国税部门的官员揭开了,他们透露的信息是,事实上不少外资企业是盈利的,但相当多的跨国公司利用非法手段,每年避税达300亿元以上。外企玩的原来是“逃税冰山”的游戏。
他们怎么玩的呢?其实很简单,多是通过利用关联交易,采取几种转移订价的手段:在投资方面,一是抬高作为投资进口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其他物料的价格;二是抬高作为投资或转移的无形资产的价格;三是抬高租赁有形财产的租金;四是减少自有资本,扩大借贷资本比例,通过上述人为地增加企业当期资产折旧或摊销费用、增加企业当期租金或利息支出等手法,将一部分利润转移至境外母公司。
这让我们反思的是,至今各地还在奉行的改革开放初期实行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是不是有点跟不上经济形势发展了?它起到了推进对外开放、吸收外资、增加投资、提升国内技术水平,从而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让中国成为外企偷税漏税的乐园!
开放至今,优惠足矣。实行内外基本一致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里来了,必须敲破外企们的“逃税冰山”了。
即使会引起外商投资在一定时期和程度上的减少,但以此作为成本换取中国企业的平等竞争,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保证政策的税收收入,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否则,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内外有别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中国带来的经济和政治损失,难以估量。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