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窗
月度资讯
温州人的钱该用在哪里
梁小民
日期:
2005-02-02
浏览次数:
784
温州人炒房、炒煤、炒车(出租车运营证),所到之处人们谈虎色变,地方政府也采取了种种对策。应该说,这不是温州人的错,还是那些色变的人少见多怪。炒,称为投机,也是投资的一种方式。只要不违法,炒什么都可以,赚到的钱也是清白的。温州好炒家被称为“炒X团”,足以引起当地人色变,可见资金之大。用这些钱去炒,不能用于本地经济发展,这称为机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炒这些东西值不值呢?
到过温州之后,对温州人和温州经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温州人以自己的胆识加勤奋创造了一片辉煌。如今服装、鞋、打火机、眼镜、印刷等行业已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赫赫有名。一些产品甚至占有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这些产品的产业集群优势已经形成。
但是,温州经济是不是已经达到了顶峰,可以有大量闲钱去各地炒这、炒那呢?我看并不是这样。温州的产品还是以低成本为优势。且形成这种低成本优势的并不是规模经济的大企业,而是无数中小企业。低成本来自劳动力成本低下,以及中小企业效率高、管理成本低等因素。从温州回来后,我想的一个问题就是这种低成本扩张的路还能走多远。从最近看,以宁波为代表的重化产业和以杭州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高速增长,温州的经济则明显增长放慢。这是低成本扩张亮起的一个黄灯(快变成红灯了)。另一个黄灯则是温州产品在世界各地遭到反倾销。
在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靠低成本扩张都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没有这个阶段就不会有以后的发展。但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这个经济必定是昙花一现,其兴也快,其衰也快。靠低成本扩张可以实现原始资本积累。为经济起飞创造条件。但如果不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还是飞不起来。温州经济现在正到这种转变的时候。说“温州模式走到了尽头”的含义之一正是说它该起飞了。这是鼓励温州前进,而不是泼冷水。
温州增长方式的转变包括由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尤其是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由产品的低价低质转向高价高质,由贴牌生产(OEM)转向创造自己的名牌。温州由生产伪劣产品到今天保证质量是一个飞跃,这是造就温州今天辉煌的转折点。下一个飞跃就要提高产品质量,用较少的资源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在不久的未来,耐克一样的鞋子、杰尼亚一样的西装、都彭一样的打火机,应该出自温州。这样,温州才能实现21世纪的辉煌。
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把企业做大。温州现在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这些中小企业永远不可以没有。但任何一个行业中都必须有能在技术突破和品牌创造中担当龙头老大的大企业。没有这种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地区很难有更大发展。这就需要打破满足于当小老板的思想,通过企业合并或企业兼并把企业做大。这种合并或兼并可能是自愿地通过股份制实现自愿联合,也可能是在竞争中通过“大鱼吃小鱼”实现企业扩大。无论哪一种方法,形成大企业是必然的。
形成大企业,并大量投资于技术创新和品牌创造需要大量资金。温州人把钱用在这些方面比到外地炒什么要有价值得多。炒什么东西,都只是赚了一些钱,但把钱用在投资于温州本地的经济上,则不仅赚了钱,还可以使温州永远辉煌。这才是温州人永世的基业。有眼光的温州人不应该盯在眼前赚几个钱上,而应该投资于大事业。这才是正经的用钱之道。
温州人已经走过和将要走的路也是所有民营企业要走的路。我的这种看法也适用于所有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本文作者系清华大学EMBA项目特聘教授)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