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视窗
月度资讯
哪一次是对的?
康 凯
日期:
2005-01-03
浏览次数:
1065
政府采购有什么理由玩“保密”游戏?
微软在北京市政府采购中获胜的消息一经传出,便在舆论界掀起了一场风波。由于北京市政府在采购中所表现出对“国产货”的不屑态度,事情立刻升级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
毕竟,崇洋媚外的骂名不是谁都能够背负。迫于这样的形势,政府方面在一片吵闹声中对原先的采购方案作出了修改,微软原本独揽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办公套件正版软件供应商(BKHT2004160-1)分包项目的2925万统一报价方案暂时出局。
也就是说,国产软件厂商用力挽狂澜的魄力在其所制造的“第二回合”中取胜。而鉴于北京的采购风波,之后各地方进行的采购也开始向有利于国产软件厂商的形势好转。
问题是,北京这次政府软件采购中前后两个不同的方案,究竟哪一次是对的?如果国外厂商不满第二次的修改方案,打起公平竞争的旗号,外加强势政府公关,会不会出现第三个采购方案?
投资者考察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最为看重的就是规则,因为惟有规则才能给人正确的预期,如果一种能够压倒绝大多数人的趋势就能够改变在形式规则下作出的方案,那么投资者究竟是要以“民意”为准则,还是信赖法律?
在民族士气高涨的情形下,这样的质疑是注定要挨骂的,支持国产软件的人会说,第一次采购方案违反了政府采购法,因此无效。
而在一门户网站的一份民意调查中,也有98%以上的人认为这次国产软件“失意”的主要原因是“黑箱操作”。
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也不清楚到底是谁在黑箱操作,谁是“违法”采购的责任人。更没有人因此而受到惩罚来为第一次的错误埋单。
更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次利益均衡中,国产软件的确分到了一些份额,但各软件厂商究竟分得多少并没有具体的数据,其理由是北京市要求厂商保密。
政府为什么要推行政府采购,相信其目的就是要保持一个公平、公开的交易过程,这样的保密是不是有些违背初衷,逃避监督的嫌疑呢。
版权声明:未经《英才》杂志书面许可,对于《英才》杂志拥有版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任何内容,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或在非北大商业评论网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已向《英才》杂志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