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雷,世界私募基金的“梦之队”,三年时间竟未搞定一个数亿美元的“徐工”案,且还逐步退让,由最初的控股85%变成了参股50%,最终成了持股45%。与之相对,另一个私募基金巨头——高盛可谓春风得意,继成功收购双汇集团控股上市公司S双汇之后,在一个月时间内,又连续投资了福耀玻璃和美的电器两家上市公司。
如果要探究外国私募基金成败得失原因之所在,那么,处理中国综合政治社会关系是否得当,应该是其中之关键。凯雷没有对此提前洞察,及时化解矛盾,正是它在徐工案上功败垂成的症结所在。
通过对两起标杆性私募基金收购事件历程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五种力量在左右着盘局,而这些力量又因决策地位(影响并购进程的能力)和决策相关性(并购进程对自身的影响)的动态变化,演绎出不同的资本合作盘局。
左右PE盘局的五种力量是:
目标企业管理层——关键决策者。企业管理层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决策者的地位,同时对并购的交易结构发挥着重大影响;
目标企业所在的当地政府——关键推动者。一般来讲,地方政府在地方国企引入战略资本方面会向企业作出最大妥协。对地方政府来说,选择外资既可完成国企改革的任务,又有招商引资的成绩;
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委——终极裁决者。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地方部门充当着地方政府与中央对口部委的沟通桥梁角色,相关部委对外资收购案的审批仅履行合规性审查;
媒体及协会——潜在影响者。凯雷在徐工事件上的劳而无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略了财经媒体的信号放大效应。正是一篇名为《外资蚕食中国产业no.1调查:谁享国退洋进盛宴》的文章将徐工收购案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后,有关“外资并购威胁中国产业安全”的论调迅速发酵;
竞争对手——潜在相关者。竞争对手与媒体、协会乃至学术机构在舆论发酵效应的刺激下,形成利益共同体。
我们从对凯雷收购徐工案和高盛、鼎辉收购双汇案进行回放可以发现,PE中国局的五力格局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官方力量的绝对优势,正在演变为力量间的相互制约与融合。这种变化是通过舆论发酵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决策倒逼机制形成的。
实际上,双汇收购案和徐工收购案体现了两种路线之争。一是儒道,儒道的核心理念是中庸与和谐,不把各种社会力量对立起来,在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勾画交易路线;另一路线是法道,强调秩序和显性规则。在徐工事件发生前,五种力量扮演的角色非常清晰,决策等级分明,凯雷-徐工管理层走自上而下的公关路线无可厚非。但是,舆论发酵形成的倒逼机制打乱了原来的决策等级和秩序,法道并购走进了死胡同。
对比徐工案、双汇案以及最近的凯雷收购扬州诚德案,不难发现,一起国际私墓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三点:一是交易方案能够留给私募基金足够的获利空间;二是潜行密做,尽量避免触发舆论发酵,从而造成社会力量的对立;三是善于运用各种政治和经济力量博弈的潜规则,预先化解反对力量之间可能形成的联盟。
(作者系东方高圣分析师,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