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0.51万美元,2004年25.01万美元,2005年35.11万美元,2006年62.01万美元,看到这串数字,忍不住让人猜测E-bay又在拍卖什么奢侈品了。事实上让这些人疯狂竞价的只不过是一顿晚餐,这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难道这些人是傻瓜吗?当然不是,他们都是有着卓越业绩的金融从业者,有着最聪明的头脑。原因是因为共进晚宴的对象,是这个星球上目前最成功的投资者——“股神”沃伦·巴菲特。
“真是太荣幸了,能够和巴菲特共进晚餐。”从2004年新加坡基金管理人Jason Choo竞标成功后说的话,完全看不出他对这笔巨款的惋惜。他丝毫没有掩饰对巴菲特的崇敬。“他是投资界最伟大的人,就像我的老师。在从事投资行业中,我受到他的影响非常大。”Jason Choo对巴菲特的评价非常正确,巴菲特从来不掩饰他的投资秘诀。笔者曾经给巴菲特写邮件来咨询一些粗浅的问题。令人吃惊的是,这位投资大师很快就回信了。但是平心而论,巴菲特的投资技巧非常简单,就是买进资产优良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这甚至连一点戏剧性都没有。
不妨把巴菲特和索罗斯这两位久负盛名的投资人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前者若非有盖茨作梗,就可以富甲天下;后者尽管名满天下,现在还能让南美洲和东南亚某些国家闻风丧胆,但是资产连巴菲特的1/10都不到。两人都是金融行业的不世天才,区别之处在于前者从不曾使用杆杠之类的工具进行高风险投资,投资理念可以归入共同基金;后者从事风险极大,但是回报也格外丰厚的对冲基金。
和巴菲特相比,索罗斯可以算是媒体的宠儿。诸如《经济学人》和《商业周刊》之类的顶级刊物对于共同基金的叙述常常不过寥寥几笔,而且主要都是“Score Board”这样的表格。但是他们却从来不曾吝惜笔墨来书写高风险投资。索罗斯的每一次成功都可以让读者感到荡气回肠,但是故事性情节却不能让索罗斯的资产压倒巴菲特。《巴伦》周刊曾经做过这样的评价,索罗斯从事的是大胜大负的交易,三场胜利常常要以两场败仗作陪衬。但是巴菲特的稳健让其立足于不败之地,从中不难看出,投资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根据统计,从1965-2002年,巴菲特所管理资产的年均收益率只有22.37%。如果对冲基金只能获得这样的回报,那么它可能连资金都募集不到。但是巴菲特在这37年里累计收益率达到了214433%,这是“复利”的力量。投资就像一场战争,对冲基金疯狂牟利,而稳健投资则首先求得自保。因此,稳健的投资方式也就被冠以“巴菲特式的投资方式。”
难道巴菲特的成功就那么容易复制吗?讲述励志股市的书籍一直都是畅销书,也一直把持着亚马逊网站前十的位置,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通过看书获得成功。为什么别人难以企及巴菲特的成功呢?做到稳健投资并不难,为什么只有一个巴菲特呢,其他基金管理人不能长期持有股票吗?对于“股神”选股的策略,各种媒体刊物已经不厌其烦地提及了。我认为除了选股成功之外,巴菲特成功秘诀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他集团内的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早只是一家纺织企业,但是在巴菲特的改造之下,它成为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投资集团,其中保险公司是最核心的资产。巴菲特从来不曾减少其对于保险公司的控制。回报就是,在投资过程中,保险公司能够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融资。
其实在很早以前,产业集团就开始和金融资本相融合,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收购银行。但是从提供资金的周期和稳定性上看,银行完全无法和保险公司相提并论,一次挤兑就可能让它完蛋。在很多基金公司,都对投资人的赎回资金或者是撤资小心翼翼。但是巴菲特对于保险公司的成功管理让他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投资。而相比之下,其他基金管理人也希望稳健的投资,但是对于投资回报的诉求和外部的压力让他们不得不经常违背自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