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批评当成悲观,应该把批评当成严厉的期许。”——郎咸平
郎咸平再掀论战浪潮
郎咸平的新书《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甫一面世,便引起轩然大波。据郎的断言,“中国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科技,因此,中国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新技术企业”,而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与传统文化有关。郎咸平在这本新书里痛陈7个“不养”高科技的传统文化。
这个关于中国高科技发展的观点发表之后,迅速惹来很多知名和匿名人士的回应,各界人士在这个重要而影响深远的问题上相互交锋。
争论之一:是治病救人还是自我炒作?
新书中郎咸平仍然举了很多知名企业作为案例,分析一贯地尖刻,但郎咸平对媒体的回应却平和了许多。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回复是:“你不要把批评当成悲观,应该把批评当成严厉的期许。”
到目前为止,只有中关村V815民族品牌联盟公开驳斥郎咸平对“中国高科技是一个幻象”的论断是“严重失实的”,他们用中星微的芯片、中关村科技软件的中间件软件、曙光计算机等例子佐证,并请郎咸平到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实地参观,检查一下自己“幻象”的言论。
然而,署名为方家平的文章却肯定了郎咸平批评的作用:朗咸平的话听起来确实相当刺耳,然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待郎的批评,我们的企业可以辩解,但切不可轻易地否定甚至不屑一顾,就算他的话可能有些过头,我们也应怀着兼听则明的理智心态去倾听、去反思。
而支撑他如此态度的基础来自于新华社2006年1月的一篇报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争论之二:是科技创新还是数字生存?
无论是对联想、方正还是大唐,郎咸平仍然使用了财务分析法,而会计数字确实说明了一些问题,比如联想的研发投入偏低,研发支出占营业额的比重低于华为等。但是,这样的数据是否就可以反映出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幻象”问题?
在勾晓峰的质疑中,我们发现,科技部在有关规则中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存在着这样几个指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新办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占总投入60%以上”等。
从这点来看,郎咸平的分析是与政策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有一致性的,那么,研发和高新技术方面的经费如果没有达到企业总销售额的5%,似乎确实有违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
但是在勾晓峰的文章里,引用了方兴东一个有力的观点认为,现在衡量高新技术园区和企业的标准,仍是传统工业的指标,而无助于真正反映高科技区域创新能力和活力。“关于技工贸总收入的情况,也同样是典型的‘数字化生存’。”